名医下沉乡镇百姓更有“医”靠
“今后在家门口能看到专家号,免去了来回奔波,肯定会方便很多!”博罗县长宁镇松树岗村村民张女士满怀期待地说。
张女士的期待,正是源于11月底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推出的全新举措——在惠州全市遴选21名省市名医、名中医下沉到乡镇,推动建设24个名(中)医工作室。
记者从11月29日举行的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启动仪式上获悉,此次建设的名(中)医工作室覆盖了13个乡镇(管委会),建设周期2年,建成后将进一步推进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下沉,培养一批技术传承和骨干人才,为引领区建设提供健康保障。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群众家门口享“专家号”
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部署,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惠州市委、市政府紧跟步伐,印发了我市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
《意见》明确,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并对此提出具体要求:“打造区域公共服务共同体。健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水平。”
当前,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如火如荼。今年6月2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项目签约动工活动签约项目48宗,计划总投资118.11亿元;动工项目33宗,计划总投资102.62亿元。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蕞美旅游公路已规划建设,总里程约209公里,力争2025年10月底前基本建成并申报国家级旅游公路。
“在引领区内建设一批省、市名(中)医工作室,正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惠州‘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一环。”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正是在此背景下,我市听取和研究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并组织现场调研,立足当地医疗卫生发展实际和就医需求,迅速启动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工作。建设名(中)医工作室,旨在进一步满足引领区群众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上下联动,让乡镇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专家号”,为引领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健康保障。
覆盖引领区所有乡镇共12家卫生院
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此次启动建设的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名(中)医工作室共有24个,其中12个名医工作室、12个名中医工作室。
为高质量完成24个名(中)医工作室的建设工作,市卫生健康部门已在全市精心遴选了12名省、市名中医和9名市名医作为工作室下沉导师。上述导师均为惠州市各大医院经验丰富的“专家型”“导师型”医生,其中12个名医工作室由市中心人民医院、市头部人民医院、博罗县人民医院各选派2名导师,市头部妇幼保健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市第六人民医院各选派1名导师(其中3名导师分别负责建设2个名医工作室);12个名中医工作室由市中心人民医院选派4名导师、市中医医院选派8名导师。
“对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来说,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他们较普遍面临的问题。”来自市中心人民医院的市名医王国标说,随着名(中)医工作室在各乡镇卫生院落地,将带动落地单位在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从建设范围来看,24个名(中)医工作室覆盖了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内博罗、龙门两县全部13个乡镇(管委会),其中包括博罗县的罗浮山管委会、石湾镇、福田镇、横河镇、园洲镇、长宁镇、湖镇镇7个乡镇(管委会),龙门县的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永汉镇、麻榨镇、地派镇、龙潭镇、龙华镇6个乡镇,覆盖了共计12间乡镇卫生院。在名(中)医的带领下,各落地单位将推广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探索名(中)医诊疗疾病经验和学术思想传承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并在引领区培养一批高层次的特色技术传承和临床骨干人才。
据悉,本次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周期为2年,启动建设后1~2年内由工作室落地单位所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由市卫生健康局委托第三方进行验收。
名(中)医导师团队至少每周出诊1次
11月21日,市卫生健康局印发了《惠州市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名(中)医工作室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建设和学术传承建设两大方面。
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落地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工作室硬件条件,主要包括名(中)医临床经验示教诊室、资料室(阅览室),其中示教诊室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除此之外,每个工作室配置计算机、网络宽带、声像采集系统(摄录设备和编辑系统等)、实时记录设备(录音笔、移动存储设备等),并结合医院专科专病等建设实际情况,达成资源共享。
在学术传承建设方面,省、市级名中医或市级名医等导师都要建立导师团队和学员梯队,导师派出单位要落实导师“教”的责任,工作室落地单位要落实学员梯队成员“学”的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导师要承担起“名医带教”职责,组建2~5人的导师团队参与工作室建设,导师团队成员必须为与导师专长相似的副主任(中)医师以上职称,导师派出单位要大力支持与配合。导师团队保证至少每周出1次门诊、每两周1次查房、每季度开展1次学术研讨或学术讲座。如无病房,以每周门诊替代,保证至少每周1次门诊。参与院内疑难杂症会诊,定期批阅工作室学员的学习笔记和医案(教案)。
对于工作室落地单位,则至少选配2名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为工作室学员跟师,以师承方式进行培养。工作室学员保证至少每周跟师出门诊1次、每两周随师查房1次、每季度参加1次学术研讨或学术讲座。如无病房,以每周门诊替代,保证至少每周跟师出1次门诊。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游璇钰 通讯员段欲军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昆山厂房出租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